地理
/
高考地理资讯
距离 年高考还有:
00 00 00 00
  • 福州校区电话:0591-83957775
  • 手机热线1:18059038626
  • 手机热线2:17605003311
  • 手机热线3:18950397281
  •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考指南 > 地理 > 正文

    文综地理似老虎?要怎么虎口脱险?
    来源:福州泰来教育

      地理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在文理分科的高中时代里,它在文综队伍里怎么看都显得不合群,在专业选择的大学时代里,地理又只向对此毫无接触的理科生开放。

      但无论你是多么不知所措,左手地图册子,右手答题模板,再加上灵活分析的脑洞,相信你会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发现它独有的思维乐趣。

      套路恒久远,背诵是基础

      作为一个文科生,“背背背”就是一项基本功,然而在地理这个学科上这个笨办法却不是那么有用。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我也曾和很多同学聊过这个话题,发现大家都有共同的疑惑——不知道怎么把时间分配给地理。

      每当我们想背地理时,却认为它过于依赖试题的背景,且体系庞大,实在是找不到入口,还是扭头去关注历史和政治这种“背一分是一分”来得实际的科目。地理的学习也因此被动滞留。

      但事实上,地理自带的理科性质使其成为文综中可以拉开分数差距的科目,可以大局上提高大幅分数。而其恒久远的知识点和分析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各式各样的区域背景下以不变应万变。

      因而,地理是非常值得花时间去背诵理解的。

      ◆背课本基础知识点:

      地理课本的编写比较有层次,以人教版为例,必修一、二两册课本分别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必修三则通过主要地理现象与地区案例等向同学展示了如何对前两册课本知识点进行综合运用。

      因此,前两本主要为背诵基础知识点用,必修三用来理解题型的分析方法。

      ◆背地图:

      背地图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但是除了知道背诵经纬网、重要地理事物大致方位之外,还有其他掌握地图的技巧:

      一看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方:

      举个例子,北纬30度,绝对不是因为它是黄金奶源带,而是因为它的确特殊,可以自己对照地图看一遍。

      二看重要经纬线交叉的点:

      通过抓住关键网络与连接点,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出世界的简易框架。

      三看地形(气候/水文/农业类型等)图: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是因为经纬网可以让我们了解某个区域大致的方位,却无法让我们感受到直观的地理特征,而这些特征才是高考地理考查的重点。通过对同一区域不同维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区域有更深刻的掌握和了解。

      四看特殊区域:

      这一个步骤建立在对于各类地图仔细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不同版本地图之间的细微差异,会发现课堂中教授的“理想大陆”理论模式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出入,那些不相符的内容就是我们最终要去钻研的重点。

      比如热带雨林气候在全球的分布,有一些零碎与纬度较高的小区域,影响这些特殊地理环境出现的因素是什么,这种特殊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有何影响?掌握地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背模版

      一背知识模板:

      即老师上课讲的基础知识框架体系模板:通过上课时老师的梳理,明白地理各个单元的关系与主要内容,再自己去串一遍,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检索网络。

      对于框架模板越熟练,可以在考试时把知识点与材料越快匹配,漏点的可能性越小。

      二背答题模板:

      即高考经典真题及答案:在不断地练习中,要有意地寻找考题的倾向性,卷子常考点是哪一类哪一方面,拉分点大致是在哪里。另外,背会答题套路:自然+人文;自然:地气水土生;人文影响:有利+不利、当地+其他地区、当前+长远……

      由于我是浙江考生,刷题的经历让我知道浙江单独命题中出卷老师特别青睐的几个点:交通运输类问题中特别重视大宗物资的运输方式,工业区位中注重对于环境承载力的考查等等。

      之后就需要做一些整理,将通常出现的得分点比如前面两个例子记录在某一类别的问题里,归纳总结的笔记就是复习时提醒自己记忆的重点。

      左手笔记本,右手绘图本

      长远来看,要提高地理成绩,两个本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记载文字的笔记本,另一个是收录图表的绘图本。

      ◆笔记本记什么:

      一是平时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

      这部分笔记可以选择记录在笔记本上,也可以直接根据上课的进度记在课本对应的位置。因为知识点相对比较零碎,记录在对应知识点旁可以方便回忆课堂内容。

      二是练习过程中新的注意点:

      这时候结合自己的学习基本可以对知识梳理出一个大纲,里面包括原有的课堂知识,也包括练习答案里所遇到但是课堂未讲过的内容,加注在笔记中作为补充。自己的笔记也因与实际真题知识点结合后而更全面。

      三是自主复习整理的内容:

      进 入到高三复习阶段以后,一般来讲,老师会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复习计划,如果想要提前进行整理,对于时间充裕的高一、高二的同学,可以选择对每个大洲进行梳 理,关于它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人类产业活动情况,大致有何有利或不利的区位因素、人类对自然的影响的体现。

      对于进入复习阶段的高三学生,这时只需关注各大洲存在的特殊的地形地貌或者气候类型,能够思考其原因及影响即可。

      区域地理的学习,各大洲的地理状况千差万别,但是分析的内容相同:自然地理的几大要素、人文地理方面的几大产业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按照这个逻辑自行梳理一遍,能有更多的收获。

      ◆绘图本绘什么:

      一是亲手绘制经纬网地图:

      这个地图不用太细节、不用太美观,内容可以包括:世界各大洲的基本轮廓与大致方位、重要经纬线网络穿过的一些重要区域、各大洲典型地形、世界气候类型图、世界洋流图、中国政区/地形/气候图、中国三级阶梯/雨带分布等。

      将自己的“土制地图”绘制出来后,及时与地图册进行对比,注意自己出错的地方,进行纠正。

      二是梳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一定注意清晰、言简意赅。思维导图实际上就是笔记的简略版本,我们可以选择将整理好的不同板块的知识点呈现在一张思维导图上,复习时使用绘制思维导图,节省很多时间。

      过了背诵关,关键是能力

      无论是基础知识点,地图,还是模板的背诵,一定要提醒自己:地理始于背诵,但不止于背诵,万万不可陷于死背诵的坑里。在考试中,背诵可以保证有一定的分数,但高分者一定是来源于对于题目和材料的分析。

      ◆选择题:千题千面,基础不变

      地理的选择题千题千面,换了一个题目背景就会变成一道新题。但切莫要觉得选择题太过复杂,实际上考察的仍然是核心的基础知识。

      对于需要一定计算的选择题,如涉及地球运动、太阳视运动、人口等内容,最好的方法是平时多练习与相关题目,熟悉相同内容但是不同角度的问法。

      另外要仔细审题,确切的理解问题所提问的内容,防止粗心失分。而排除法、类比法等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干扰项。

      ◆ 简答题:材料地图,重中之重

      首先,细致读材料,是永远的重中之重。

      地理题目的材料一般分为两大块内容:文字部分与地图部分。

      对于文字部分的信息要仔细阅读,每句话都要深入挖掘,思考其是否与地理要素相关联,切忌不要略读,材料里的任何文字都不会是废话,而是信息。从出题人的角度出发,在题干当中放入无用的信息,既不环保(浪费纸墨),也没必要。

      地图部分的信息可以反映出该地大致方位,便于我们根据方位对自然地理状况进行推导,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图例与注记部分,比如附近是否存在洋流、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或者该地的等高线分布、沿海的等深线分布,这些特殊的地貌往往是得分点。

      其次是答题步骤,贵在检索和思考周全。

      详细阅读题目材料后,基本可以清楚应当调动哪一个板块的知识点,运用哪一种模版。

      此时的准则是优先填写材料相关的知识点。因为高考限制时间且限制答题空间,我们必须确保自己所答得分效率最大化,杜绝无效文字。

      大致答全后,可以根据卷面情况适当补充自己总结的答题模板中相关知识点,以防止因自己解析材料不充分而造成的漏点失分。

      最后,反思参考答案才能有所提升。

      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标准答案,通过对比自己的答题与标准答案之间的差距,补充自己思维的漏洞,同时模仿答案的组织与表达方式。

      如何答好文综地理题?

      如何答好地理题?关键是追本溯源,何来何往,寻找问题的前世今生。

      不论是文字笔记还是绘图笔记,都讲述的是知识点和体系,但是题目往往给出的是一个现象,要首先明确的是这一现象只是某一阶段的一种状态,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导致的。

      因此,我们需要把题目里的现象深挖,探究本质原因(即知识点内容),以及其最终影响。因素分析方面通常如下:

      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市场、交通、政治、劳动力、科技、环境、基础设施。

      编成口诀就是:地气水土生,市交政劳科,环境别忘基。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就像编成的口诀那样紧密。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用一道例题来说明一下:

      例题:缺水问题

      首先,围绕着水,将这个问题切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水的来源、水的去路。

      缺水的原因就是水的来源过少而水的去路较多。反之,若某地出现洪涝或者凌汛,原因就是水的来源过多而水的去路较少,因而我们需要思考水为何来源多/少,去路为何多/少?

      水的来源,亦即水的补给方式,无非就是降水、冰川、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以及径流补给。水的去路,主要从自然(蒸发、下渗、通过地表径流进入下游)和人文(工农业生活取水)两方面。分完方面,与笔记内容相对应回答即可。

      最后,可以根据缺水的类型(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对具体状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与归类。

      这样一来,一个缺水的问题就被拆解为一些小问题,解决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学习地理的时候,你会发现以这种思路来思考问题,逻辑上是比较清晰的,很少会漏掉一些点。如同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一样:“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我们需要思考的是:

      地理现象现在是什么样的?

      什么导致它会这样?

      又将会怎样/要怎样做?

      结 语

      很多文科生惧地理如惧虎,可其实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之后,它的理科性质带来的更多的不是难以捉摸的苦恼,而是在图与文字中探险般过五关斩六将的满足感。

      地理的应用性极强,很多现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描述与分析,愿你能在一步步对于地理的研究中找到它的乐趣、自己的乐趣。

    Copyright(C) 2021-2022 版权所有:福州市仓山区泰莱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闽ICP备180278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