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高考历史资讯
距离 年高考还有:
00 00 00 00
  • 福州校区电话:0591-83957775
  • 手机热线1:18059038626
  • 手机热线2:17605003311
  • 手机热线3:18950397281
  •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考指南 > 历史 > 正文

    重难点释疑: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来源:福州泰来教育

      

      今天小编就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做解析。

      再啰嗦一句,后面的题例解析一定要看哦,可配合知识点的加强巩固。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地方管理由削弱到加强

      (西汉时期地方政治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为巩固封建统治,西汉初年实行郡县制、封国制并行制。后来,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导致“王国问题”,严重威胁到西汉中央政权。景帝“削藩”到武帝推行“推恩令”,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解除了王国对西汉中央政权的威胁。)

      (1)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治乱”,将诸侯任免权收归中央。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弱化王国,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2.隋唐的道州县

      隋文帝废郡,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州县两级制。唐太宗时,在隋朝州县两级制的基础上,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演变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

      3、唐朝:中央集权削弱

      藩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唐玄宗在边境置藩镇,长官叫节度使,后发展为割据势力

      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生叛乱,长达8年,唐朝由盛而衰。

      4、北宋:进一步加强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改变唐后期以来“君弱臣强”的局面,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举措是: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设置枢密院调军,兵部统军,充实禁军并实行更戍法;中央派文官做地方官,防止武将割据;财政上,地方税收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转运使转运中央掌控。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

      (1)措施:

      ①军事(兵):收兵权,编禁军

      ②行政(权):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钱):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2)评价: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5、元朝:完善并发展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元朝疆域辽阔,郡县制已无法解除管理问题;改变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现状;蒙古族较汉族落后,人数少,需要地方发挥作用。

      (过渡)从汉朝至元朝,不但地方的政治制度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而且中央政治制度也在随之而不断变化。)

      (1)措施:

      ①建立行省制度

      ②省下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2)评价:

      ①行省制度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汉承秦制,强化皇帝制度

      (西汉初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汉承秦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实行皇帝制度,维护皇权,这一做法也为后来各王朝所沿用;二是在中央设立三公,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到汉武帝时,“中朝”成为西汉重要的中央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益重要,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的权力被削弱,演化为执行机构。到了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

      (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2)汉武帝:重用伺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伺中等,削弱相权。

      2、隋唐:创立与完善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最大变化是唐朝中央机构中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主管都在行使宰相职权。这样,唐朝中央机构就有三个宰相,而汉朝时只有一个宰相。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相对于汉朝的中央官僚机构有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也是逐步完成的。尚书省最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当时叫尚书台),魏晋南北朝时除了尚书省以外,又相继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正式形成。隋朝时期,进一步确立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使之成为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权力机关。唐朝时三省六部制更加完善,为唐朝政令的畅通起了重要作用。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以后历朝所沿用。)

      (1)部门: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沿革:“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再是门下省;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中央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其中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掌政令的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

      (3)职能:“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4)评价:

      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政治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思维延伸:

      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有何本质区别?(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3、宋朝:

      (唐朝末年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节度使拥兵自重,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当时后周一名掌握兵权的大将,他通过发动“陈桥兵变”而建立了北宋王朝。赵匡胤做皇帝后,害怕武将发动兵变夺权的事在他当皇帝时重演,所以就想办法削夺大将兵权来加强皇权。

      宋太祖认为影响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因素就是相权,因为北宋刚建立时,沿用唐朝三省六部制,由宰相掌管全国的行政、军事和财政大权。宋太祖后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使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他的具体措施是让中书门下行使宰相的行政权,后来又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还把原来由宰相把持的军权和财政权分别交给枢密院的枢密使和三司使掌管。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使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但事情有利也有弊,北宋由于把宰相权力分割了,使得中央权力过于分散,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密切,制定政策不切合实际,这是造成后来北宋贫弱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中央权力过于分散的情况,在元朝建立后有所改变。)

      初设中书门下,后增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简称“二府三司”)

      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力,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政。

      4、元朝:

      (和秦隋两个朝代相似。秦、隋、元三朝相似之处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统一,都开创了重要的新制度,且为后世沿用。

      元世祖健全了中央官制,在加强皇权制度方面有了新发展,在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和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同时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元对西藏的统治与治理非常重视,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对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相处取得了卓越成绩。)

      设中书省,强化相权:

      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以下,设右、左丞相为实任的宰相。下设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为副相,与金尚书省制同。右在左上,与汉制不同。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尚书、侍郎分理政务(至元七年定制)。

      因此,元代的中书省取代了前代的三省,实质上是把原来的三个丞相变成现在一个丞相的职位,因而强化了相权,也就加强了皇权。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选官制度的演变

      1、汉朝:察举制

      (1)含义:汉代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制度。

      (2)目的:广泛搜罗、管理人才

      (3)标准:孝廉、秀才(后称茂才)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

      (2)标准:门第

      3、隋唐:首创并完善科举制

      (1)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是形成。

      (2)标准:才学

      (3)评价: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探索攻关】

      探索攻关一:汉丞相与秦丞相的职权有何不同?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答案]职权:秦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影响:君权受到严重削弱。

      探索攻关二:面对汉丞相位高权重,汉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

      [答案]措施:①用布衣为相;

      ②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③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

      ④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大权由皇帝总揽。得出结论:两汉中央主要政治制度——形成“中朝”、“外朝”

      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探索攻关三: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

      [答案] 形成:①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度(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又有中书省、门下省)

      ②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③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④隋唐——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结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都受制于皇帝,最终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三省六部制意义:①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君权;

      ②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③后来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探索攻关四:宋初加强皇权的背景、措施、结果如何?

      [答案]背景:唐后期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

      措施:①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

      ③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④三司史——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结果:分割、削弱了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结论:北宋中央政治制度——(“一参”“二府”“三司”)

      探索攻关五:元朝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①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行宰相职权;

      ②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③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x藏;得出结论:元朝中央政治制度——(“一省”“二院“)

      探索攻关六: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何影响?

      ①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和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以来,行政效率低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小结:

      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可以看出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

      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汉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等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

      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自汉到元都不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典型例题:

      1.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 A

      解析 郡太守是地方行政官员,材料中汉宣帝强调地方郡太守与皇帝共治天下,也就是强调了地方吏治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信息只反映了地方吏治的重要性,并没有说明中央与地方的集权与分权情况,B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以后地方行政制度多有变化,C项错误;D项材料无从体现,错误。

      2.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可知,皇帝母族得到重视,故C项正确。外戚担任“执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权,故A项说法错误;“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宗法制强调父系血统,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故B项错误;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排除D项。

      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中“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推举孝廉受到贵戚人情的干扰,这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选C项。A项明显不符合史实;B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材料说明察举制下品评人物受到了人情的干扰;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D项错误。

      4.“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答案 C

      解析 A项与题干材料中“去公卿甚远”不符,错误;B项没有体现题干材料的全部信息,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有尚书省、中书省的信息,没有门下省的信息,故D项中的“三省制”是以偏概全,且并未体现出“曲折”,D项错误;从“去公卿甚远”到“居真宰相之任”,说明其地位逐渐提高,C项符合题意。

      5.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题干强调的是地方行政区划而非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不是各地经济联系,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是指不同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行业或部门,显然与题干不相符,故D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地方的行政区划越来越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B项为正确答案。

      6.《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一体制(  )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 C

      解析 题图反映的是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它是汉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制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下封国势力较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中封国比较独立,容易与中央形成对抗,故C项正确;郡国并行制中王国的独立性较强,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故D项错误。

      7.“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答案 C

      解析 材料提及的制度是宋代的二府三司制,这种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它的设置使得“财已匮”“民已困”却仍旧“不已”,由此可以得出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二府三司制,故A项错误;B项表述本身没错,但与材料反映的情况不符,故B项错误;宋代没有实行三权分立制度,三权分立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故D项错误。

      8.“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以吏部不能审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答案 D

      解析 能使“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的是科举制。A项是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B项是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C项是九品中正制;D项是唐朝孟郊所做诗句,反映的是科举制,故选D。

      9.《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  )

      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

      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

      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

      答案 B

      解析 由“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与都省互为表里”(都省即中书省),说明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故B项正确;元朝的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由行省“统郡县”可知其并没有否定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故C项错误;由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可知行省在地方上拥有较大的权力,故D项错误。

    Copyright(C) 2021-2022 版权所有:福州市仓山区泰莱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闽ICP备18027850号-1